看一看委员建议:舟山市加快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变废为宝
去年我市城区产生建筑渣土约100万立方米建筑装修垃圾约36万吨
委员建议:变废为宝加快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有人说,世上本没有垃离婚财产如何分割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建筑垃圾如果适当处理的话,可以制作成空心砖、墙板、混凝土等墙体材料,也可以用作道路的基础材料。
那么如何将建筑垃圾变废为宝?今年市两会,农工党舟山市委会以集体提案形式提交了一份意见建议,期望加快推进我市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当前建筑垃圾的3种归宿
政协委员陶慧芳是这份意见建议的主要撰写人。近年来,我市城市建设框架不断扩大,城中村改造大规模推进,由此产生了大量建筑垃圾。她说。
去年下半年,陶慧芳等农工党舟山市委会成员就我市建筑垃圾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据不完全统计,去年我市城区产生建筑渣土约100万立方米,建筑装修垃圾约36万吨。此数字还将逐年递增,未来5年可能达到新的峰值。陶慧芳担忧,如果垃圾围城,将严重困扰我市海上花园城市和品质舟山建设。
据调查,目前建筑离婚子女抚养费标准垃圾有3种处理方式:运输至合法区域倾倒填埋;不法分子找个空旷的地方随意倾倒;回收公司介入后进行资源再利用。第一种方式最普遍,也是当前大部分建筑垃圾的归宿;第二种方式成本最低,但最不负责任,也是违法的。前几年,我市就发生过私人农用车在水库边倾倒建筑垃圾的违法事件;第三种方式能将建筑垃圾变废为宝,绿色节能,但普及率不高。
我市建筑垃圾利用率仅为50%
陶慧芳说,建筑垃圾中含有大量的砂石、水泥砂浆等,经过破碎筛分后本身就是很好的建筑耗材,如果不是通过简单的填埋方式来处理,而是将其做成再生材料,不仅能减少企业项目开发的运输成本,还可以节省企业物料购买方面的成本。
不过,舟山的建筑垃圾资源利用率还比较低。陶慧芳说,目前我市在建筑垃圾处置上,普遍存在场地紧缺、处置模式落后、统筹协调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
陶慧芳指出,当前我市城区可以倾倒建筑垃圾的处置场所只有4个,且容量十分有限,定海区年处置能力约4万吨,普陀区年处置能力约3.4万吨。定海、新城的建筑垃圾虽已实行软硬分拣、粉碎制砖等方法,但由于分拣采用人工模式,并且配置的切割破碎设备陈旧落后,导致分拣不彻底。
另外,由于现有的建筑垃圾末端分类消纳企业规模小、处置能力不足,且资源化利用技术比较单一,造成回收利用率较低。据测算,我市建筑垃圾整体资源化利用率仅为50%左右。而日本东京早在1998年就达到56%。
建议为建筑垃圾打造完整产业链
陶慧芳建议,在本岛选址建设一座日处理能力2000吨的中型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处置基离婚纠纷律师咨询地,以满足本岛城市建筑垃圾处置需要。
鉴于目前我市城区建筑垃圾由定海、普陀、新城、普朱功能区各自负责收运处置,还未能在全市层面形成统一管控协调机制,陶慧芳建议,健全部门协作配合机制,优化布局垃圾回收网络,并出台《舟山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偷倒、离婚子女财产分割乱倒等各类违法行为,从源头上鼓励和推动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陶慧芳还建议,吸取外地城市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强化市场培育,推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市场化运行机制,并在贷款、税收、补贴等方面给予相关企业政策扶持。同时,加大政策引导,鼓励建筑行业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形成建筑垃圾回收良性循环,打造完整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链。